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坐落于新界的香港科学园,毗邻风景秀美的白石角海滨长廊。作为香港特区政府主要的创科旗舰平台之一,成立20年以来,香港科学园目前已汇聚了超过1100家科技企业,拥有11000名研发人员。
“香港每3-4名研发人员就有一个在科学园,这里是香港研发人员的集中地。建立创科的生态圈,研发人员很重要,”香港科技园公司CEO黄克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自豪地说道。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科产业发展,鼓励年轻人积极投身创科的浪潮。据了解,目前1100家园区企业中有约600家初创企业,包括200家左右处于孵化前期(pre-incubation)的科技公司。同时,科学园亦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头部科技企业,如商汤、思谋科技等。
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在黄克强看来,科学园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十分清晰,“香港的强项是基础科研,科学园的角色就是把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变成产品。我们提供一些共用的实验室,包括产品开发、生物科技、数据、机器人以及一些虚拟的实验室,帮助这些初创企业实现产品商品化。”
香港科技园公司负责科学园的管理运营,每年都收到大量的企业入驻申请。黄克强坦言,在筛选这些申请企业时主要秉持两大准则:“创科必须要跟科技有关,无论是初创还是大企业,必须有一半的人员从事研发。同时,研发不光是科研,我们更重视产品的开发,不一定是最顶尖的科学,而是能够落地的产品。”
据了解,目前科学园孵化的企业主要分为科技以及生物科技两大类,孵化的时间大致为3-4年。黄克强透露,香港的创科发展势头良好,过去5年园区内的公司共筹获超过802亿港元的资金;“香港科技园创投基金”管理着超过6亿港元的资产,以政府投资带动外界增加对创科的投入,该基金每投资1港元,便会吸引外界投资16港元。
创科是“生存问题”在加入香港科技园公司之前,黄克强曾在多个跨国企业担任高层,包括通用石油天然气、艾默生、Caterpillar等。他坦言:“香港过去二、三十年,在科技上的投入很少。过去五、六年(投入)特别大,我们有很好的大学、研究机构,背靠粤港澳大湾区8000万人口的大市场。同时,香港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有很好的政府政策支持。”
黄克强强调,香港发展创科与再工业化“不是选项,是生存之道”,“全世界都处于科技的颠覆浪潮中,科技必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香港有能力也有条件去推动创新科技,这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要做的。”
自1980年代起香港的工厂纷纷外移,叱咤一时的香港制造业逐渐式微,金融业和以旅游为核心的服务业兴起,制造业在香港GDP占比少于1%。然而,新冠疫情凸显了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化、制造业缺位的弊病。
因此,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不断积极推动“再工业化”,推动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商品化,发展高增值的先进制造业。香港特区政府2015年特别在《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再工业化”概念。
然而,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找到发展工业的路径?
对此,黄克强表示:“工业是我们需要发展,但如果是一些需要几十万个工人的那种工业,那始终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生物科技类的,不需要很多人很大地方的工业。其实,香港有一定能力,也可以做到一定规模。”
据悉,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再工业化,将聚焦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产工序等主要领域。同时,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将会设置“工业专员”,而“再工业化资助计划”会资助更多智能生产线在香港设立,目标是在五年间将累计数目由目前约30条增至超过130条。
抢人才众所周知,人才是推动创科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近年来香港的人才缺口问题日趋严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披露,过去两年内香港流失了约14万名劳动人口,因此特区政府高调宣布一系列“抢人”措施,吸引创科人才來港。
据了解,14万人中高技术人才达8.8万人,占约三分之二。为此,特区政府宣布由政务司司长带领“人才服务窗口”统筹招揽内地及海外人才,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期望每年吸纳3.5万名人才,并提供一站式支援。此外,特区政府将联合内地与海外17个办公室成立经商人才专组,在全球网罗精英人才。
“一方面为香港本地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愿意投身科技;同样重要的是,香港必须要成为国际人才中心,不光是本地人才,也要吸引全球人才来这里落户,”黄克强说道。
事实上,目前香港科学园内的科技企业大都面临人才招聘困难。”黄克强坦言,园区的年度职业博览有逾千个创科职位,虽然收到7万份履历,但最终仅200人获聘,反映业界所渴求的人才与大学培训的学生,在技术要求上存在一定的错配。
在他看来,人才供应的错配背后有很多因素,“有很多结构性的原因,包括教育、人才入境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园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提供很多实习的机会、培训的机会。我们有很好的计划吸引最顶尖的人过来,甚至到VTC(职业训练局)、学徒这种,我们也给他们很多这样的工作(机会)。我认为,需要整个香港政府、香港社会去一起推动。”
同时,为培育更多创科专才,科技园公司此前亦推出了“明日创科领袖培训计划(TLT)”,与伙伴企业合作,为人才提供持续培训,以及园区公司的全职工作。据了解,该计划去年有6间园区内的企业参加,收到超过600份本地及海外申请,最终有8人获选,其中6人毕业自本地大学,亦有来自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等海外顶尖高校的毕业生。
“榔头”与“钉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科技与产业的密切对接是营造创新环境的要素之一,这是创新环境实用化的主要出路,也是科创成果产业化的最有效途径。
由于香港是一个小型经济体,缺乏相应的产业配套,导致很多科研成果在产品转化方面遭遇瓶颈,被视为香港科创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
黄克强举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基础研究是我们(香港)的强项,也不要硬去做一些我们不强的地方,关键就是当你是榔头的时候,你会去找钉子去敲;但是你有榔头,你要有钉子才行,有钉子有榔头,还要有木板才行。”
近年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迅速,其中特区政府今年5月宣布的创科旗舰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简称“InnoHK”),成功促成香港与世界各地顶尖科学家合作,共同开发出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在黄克强看来,与香港现有的其他创科孵化平台相比,“InnoHK就是他们必须在科学园里面做研发,而不是在大学里面写文章。目的就是他们做的工作、做的研发必须有一个商品化的出口才能进来。现在来讲,有很多都已经有东西出来。我认为,关键是这些科学家、教授他们需要很多投资者或者工业家去帮助他们去想(应用)。”
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香港和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两大中心城市,在科创合作方面备受瞩目。
黄克强坦言:“其实我认为香港、深圳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某种程度上也是竞争对手,竞争是好的,我们基础研究从0到1、从1到10,深圳是从1到10、从10到3000,未来有很多空间可以合作。”
据了解,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将于今年下半年分阶段投入服务,配合香港未来发展及持续增长的创科需求。位于深圳福田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占地达3.1万平方米,两幢大楼为伙伴企业提供办公室、实验室、共享工作空间、会议及展览场地和其他园区设施。
谈及开设深圳分园的目的,黄克强笑言:“很简单的就六个字:引进来走出去。” “’引进来’就是希望利用福田吸引香港甚至全世界的科技企业,经过香港跟福田去开发大湾区8400万(人口)的市场甚至14亿的人的市场。’走出去’就是希望香港跟福田合作,吸引全中国最好的科技企业经过福田跟香港这个渠道去开发全世界的市场。”
“香港本身是很小的市场,(只有)700万人口,但香港是个很好的起点。咱们的科技从0到1、1到10,然后在14亿人口里面变成从10到3000,这就是我们希望走出来的路!”黄克强说道。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与黄克强的对话实录。
香港研发人员的最大集中地21世纪:科学园作为香港创科孵化的最大的平台之一,成立20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现在整个园区入驻企业的情况?
黄克强:我们刚刚庆祝过20周年,目前在科学园里面有大概1100家公司,大约18000人左右在这里上班。其中,11000人左右是R&D研发的人员,我们对于这个数字包括11000人是比较重视的,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建立这样的一个生态圈,研发人员是很重要的。
我甚至敢说,在香港来讲,研发人员的集中地最大就是在这里。在香港每3-4个研发人员有一个在这里。1100家公司中大概有600家是初创企业,其中包括一些很初期的大学生或者是学生创业尝试的preincubation,就是完全前期的大概有200家;真正创业的队伍大概有三、四百家左右。所以,生态圈是在发展当中,不敢说很成熟,但是在过去几年有一定的成效。
21世纪:对于很多初创的企业,比如说他们想要申请来香港科学园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在筛选这些申请企业的过程中主要有什么样的标准?
黄克强:基本上来讲,你的创业必须要是跟科技有关,不管是初创也好是大企业也好,必须有一半的人、有50%的人做研发才能进来,这是我们很重视的一个要求。我们说的研发不光是科研,而更重视的是产品开发(development)。
初创企业在这里孵化的话基本上有两大类,一类是科技Technology,另一类是生物科技。正常的科技(企业)孵化大概三年时间,你在当中要做产品开发,找客户找投资者。如果是生物科技企业的话是四年,当中我们有很多产品开发甚至是做临床等。最关键最重要就是,你觉得很有前途的科技在背后支持你。
21世纪:就是一定要有真正拿得出手的硬的科技?
黄克强:我讲的是科技,而且研发不一定是最顶尖的科技,不一定是最顶尖的科学,而是能够变成产品、有一定的东西。
21世纪:就是能够落地。
黄克强:落地是最重要的。
21世纪:现在整个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您曾经说过科技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生存的问题,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是您怎么样的思考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黄克强:与我个人的背景(有关)。我不是公务员,我过去三、四十年都是在跨国企业工作,香港过去二、三十年其实在科技里面投入很少,就是过去这五、六年投入特别大。香港有很好的基础,有大学、有研究的机构、有很好的市场。香港700多万人口,但是背靠的大湾区有8000多万人口,这是很大的市场;有金融市场支持,有国际接轨,有很好的政府、政策的支持,所以香港有很好的基础。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诸未静 实习生叶子凌 上海报道 编者按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来源于科...
2 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负溢价升至历史新高,又有暴雷要来了吗转载请注明来自“DeFi之道” 原文:英国《金融时报》,由 DeFi 之道翻译编辑。 在 FTX 崩溃后,...
3 科技行业深度研究:弯道处孕育机遇,超车时各显神通(报告出品方:华泰证券) 产品出海-弯道超车篇综述:寻找潜力行业,出海实现后来居上 新...
4 数字人火爆背后:2万家公司进入价格战,投标报价相差三四倍2022年以来,已新增数字人相关企业超5000家。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杨郑君 近...
5 专访李红光:深圳数据交易所首批跨境数据交易超1100万元,争取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张雅婷 广州报道 汇聚市场主体484家,累计数据交易规模达11.07亿元,首批...
6 《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实施规则》发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数据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润泽子 实习生 高艺 广州报道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7 “国家队”入局,中国电子云搅动云计算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近两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而打破原...
8 南财快评:赎回潮引发的债市调整或将进入尾声11月14日,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利率债和信用债收益率均大幅上行(债券收益率上行对应债券价...
9 社会交往更加包容 新型恋爱关系升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王伊琳北京报道 随着“线上恋爱、虚拟恋人......”等热词爆...
10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诸未静 实习生叶子凌 上海报道 编者按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来源于科...
2 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负溢价升至历史新高,又有暴雷要来了吗转载请注明来自“DeFi之道” 原文:英国《金融时报》,由 DeFi 之道翻译编辑。 在 FTX 崩溃后,...
3 科技行业深度研究:弯道处孕育机遇,超车时各显神通(报告出品方:华泰证券) 产品出海-弯道超车篇综述:寻找潜力行业,出海实现后来居上 新...
4 数字人火爆背后:2万家公司进入价格战,投标报价相差三四倍2022年以来,已新增数字人相关企业超5000家。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杨郑君 近...
5 专访李红光:深圳数据交易所首批跨境数据交易超1100万元,争取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张雅婷 广州报道 汇聚市场主体484家,累计数据交易规模达11.07亿元,首批...
6 《个人信息保护认证实施规则》发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数据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李润泽子 实习生 高艺 广州报道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7 “国家队”入局,中国电子云搅动云计算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近两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而打破原...
8 南财快评:赎回潮引发的债市调整或将进入尾声11月14日,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利率债和信用债收益率均大幅上行(债券收益率上行对应债券价...
9 社会交往更加包容 新型恋爱关系升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王伊琳北京报道 随着“线上恋爱、虚拟恋人......”等热词爆...
10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
撤稿申请|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metaversezj.com.cn 元宇宙之家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