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网络辟谣,12月13日,上海辟谣平台收到多留言,询问网传“健康码要作废,要截屏疫苗接种记录,否则会找不到接种记录”的说法是不是真的。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答复称,相关说法不实。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发现,截至12月13日12时,全国尚无省市发布过健康码作废的通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也表示,没有停用“随申码”的说法,因为“随申码”的本质是“市民服务随身码”。它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疫情防控,而是涉及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多种场景。目前,已经有一批生活应用功能上线运行,包括支持市民使用随申码乘坐地铁、公交、轮渡等出行,以及公立医院“凭码就医”等。
与此同时,市民的疫苗接种记录也不会被删除。“随申办”App提供各种个人信息查询服务,其中包括疫苗接种记录、核酸检测记录等。
“通信行程卡”下线
12月12日0时0分,微信公众号“通信行程卡”发布《关于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的公告》。
公告称: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12月13日,中国信通院发布消息称,自“通信行程卡”上线应用以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在提供行程卡服务过程中,中国信通院不存储用户个人行程数据,在此期间产生的运维数据滚动删除、销毁。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2022年12月13日0时起,“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中国信通院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同步删除了行程卡相关所有数据,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据央视新闻,总台记者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了解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通信行程卡”系统自12月13日零时下线相关服务后,将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全部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据了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电信大数据,推出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从2020年2月底开始至今,已经为全国手机用户免费提供其本人14天内到访地服务。
“通信行程卡”的前世今生
据央广网,“通信行程卡”上线于2020年3月6日,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信通院在疫情防控期间联合推出的一项公益服务,用户可通过本人手机号查询/证明自己的行程。用户打开微信小程序“通信行程卡”,填写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就可获取本人过去14天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到访地行程证明;根据停留情况,获得绿色或红色的通行卡。
此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变化,行程卡作出多次调整。
2021年1月8日20时30分起,通信行程卡不再对包含中高风险区域的城市名称标记为红色,变更为在该城市名称后以*(星号)标记,*(星号)标记表示用户前14天内到访过的该城市当前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
2022年6月29日,“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7月8日,“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通信行程卡”适时做出调整,正式下线,但其背后数以亿计的数据该如何处理,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据第一财经报道,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据法学研究部主任王春晖认为,行程卡、健康码的使命已经结束,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已经不再必要,应当依法全部删除。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上海网络辟谣、央广网、第一财经
原标题:防患于未“燃”小心身边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 许多人在冬季都会发现电动自...
2 胚胎是人还是物?看全国首例准胎儿获赔抚养费案原标题:胚胎是人还是物?来看全国首例“准胎儿”获赔抚养费案→ 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
3 遭告人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二审维持原判2023年11月24日上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上诉一案公开宣判,...
4 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价格如何?记者探访随着天气转冷,各式各样的羽绒服迎来了销售旺季。今年的羽绒服市场热度如何,有哪些新的...
5 被烈犬撕咬的成都女童右肾已保住成都女童被烈犬撕咬事件持续引发关注。11月1日,华西医院医生会诊后表示,女童的右肾已保...
6 停车、点餐都需先扫码注册会员?小心个人信息泄露原标题:停车缴费、手机点餐都需先扫码注册会员?小心个人信息遭“穿透” 如今,扫码消费...
7 宣称不含尼古丁,热卖的本草雾化器算不算电子烟口味众多宣称不含尼古丁外形如电子烟有未成年人购买吸食 热卖中的本草雾化器算不算电子烟...
8 “无塑开学”强调4年,塑料书皮仍难“告别”本报讯(记者刘建林李彦斌)“记得孩子刚入学时,有过书皮‘禁塑令’。可现在孩子五年级...
9 “铿锵玫瑰”的世界杯信息都在这(图)7月20日,2023年女足世界杯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揭幕。本届女足世界杯是该项赛事首次扩军到...
原标题:防患于未“燃”小心身边不合格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 许多人在冬季都会发现电动自...
2 胚胎是人还是物?看全国首例准胎儿获赔抚养费案原标题:胚胎是人还是物?来看全国首例“准胎儿”获赔抚养费案→ 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
3 遭告人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二审维持原判2023年11月24日上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上诉一案公开宣判,...
4 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价格如何?记者探访随着天气转冷,各式各样的羽绒服迎来了销售旺季。今年的羽绒服市场热度如何,有哪些新的...
5 被烈犬撕咬的成都女童右肾已保住成都女童被烈犬撕咬事件持续引发关注。11月1日,华西医院医生会诊后表示,女童的右肾已保...
6 停车、点餐都需先扫码注册会员?小心个人信息泄露原标题:停车缴费、手机点餐都需先扫码注册会员?小心个人信息遭“穿透” 如今,扫码消费...
7 宣称不含尼古丁,热卖的本草雾化器算不算电子烟口味众多宣称不含尼古丁外形如电子烟有未成年人购买吸食 热卖中的本草雾化器算不算电子烟...
8 “无塑开学”强调4年,塑料书皮仍难“告别”本报讯(记者刘建林李彦斌)“记得孩子刚入学时,有过书皮‘禁塑令’。可现在孩子五年级...
9 “铿锵玫瑰”的世界杯信息都在这(图)7月20日,2023年女足世界杯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揭幕。本届女足世界杯是该项赛事首次扩军到...
撤稿申请|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metaversezj.com.cn 元宇宙之家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