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兴业证券,戴畅,董晓彬)
展望一、比亚迪销量突破300万,成为国内销量第一品牌1.1、比亚迪新车有望持续放量
在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的支持下,比亚迪产品 2023 年预计延续大放量。比亚迪 E 平台 3.0 车型和搭载超级混动系统的产品预计在各价格带全面放量:(1)10 万元 以下价格带,公司预计将在 2023Q2 推出微型车海鸥,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如五 菱宏光 mini EV 与长安糯玉米等车型均有不错的销量表现。(2)10-20 万元价格带, 秦/宋 plus 等强势产品在产能扩张支持下预计继续大放量,同时驱逐舰 05 和元 Plus 销量爬坡有望超预期。
(3)20-30 万元价格带,王朝系列产品有望推出换代版本, 海豹与护卫舰 07 新车周期方兴未艾,同时公司有望再推出驱逐舰 07 与海狮等全 新产品。(4)30-50 万元价格带,腾势品牌 D9 产销继续爬坡,2023 年有望推出两 款 SUV 新车。(5)50 万元以上价格带,高端品牌仰望预计在 2023Q1 发布 2-3 款 搭载“黑科技”的产品。生产端,预计 2023 年公司长沙、西安、济南、郑州等地 工厂新产能将释放,支撑公司实现 300 万辆以上销量。
比亚迪有望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2011 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最高 的品牌为大众,2017 年销量最高时达到 314 万辆。2022 年前 11 月,大众销量以 212 万辆排名第一,丰田销量达到 171 万辆排名第二,比亚迪销量达到 163 万辆 排名第三。预计 2023 年,比亚迪有望成为国内汽车销量第一的品牌。
1.2、规模放量后比亚迪2023年费用率的降低将凸显
2022 年公司单车盈利提升来自生产端的规模效应,预计 2023 年伴随着比亚迪产 品的继续放量,公司费用端的规模效应将逐步凸显。2022Q1 至 2022Q3,比亚迪 净利率从 1.4%提升至 5.2%,毛利率从 12.4%提升至 19.0%,四项费用率从 8.9%提 升至 10.6%,2022 年公司净利率的提升主要来自毛利率的改善,费用率未见降低, 主要系员工数量与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为后面产销扩容做前置准备。展望 2023 年,预计伴随着比亚迪产品的继续放量,公司费用端的规模效应有望显现。我们从毛利率与费用率两个角度探讨影响公司净利率的因素,预计 2023 年公司毛 利率有望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望降低,整体净利率有望再提升:
(1)2023 年比亚迪毛利有望趋稳:一方面 2023 年新能源补贴退坡,电池成本或 继续维持在高位,对公司毛利率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供应商年降与产品提价 将缓冲毛利的下行,同时销量的继续提升带来单车折旧摊销的降低;因此综合来 看,2023 年比亚迪毛利有望趋稳。(2)2023 年比亚迪费用率有望降低:预计伴随着比亚迪产品的继续放量,公司 收入 2023 年将继续大幅增长。费用方面,公司 22 年人员和研发的快速扩张是后 续规模放量的前置投入,2023 年整体收入规模放量后,公司费用率有望进入下降 通道,费用端的规模效应有望显现。
1.3、比亚迪产业链2023年的规模弹性将比2022年更明显
预计比亚迪产业链规模弹性 2023 年比 2022 年更明显。过去比亚迪的零部件以内 供为主,公司有五家弗迪系子公司:(1)弗迪电池: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动力电 池相关产品,前身为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目前有 16 家动力电池工厂投产或在 建。(2)弗迪视觉: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车灯及照明系统相关产品,主要工厂在 深圳与西安。(3)弗迪科技: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空调/线束/多媒体/气囊/电器/ 制动器/减振器/天窗/车架/结构件等产品,主要工厂分布在深圳,西安,长沙,惠 州和商洛。
(4)弗迪动力: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电机、电控、电源、发动机、高 压电连接等产品,14 个基地位于深圳、惠州、长沙、西安、太原等地。(5)弗迪 模具:为比亚迪乘用车提供夹具、模具等产品,主要工厂位于深圳和北京。伴随 着比亚迪乘用车的大放量,公司自身零部件子公司的产能受限或扩张速度较慢, 这意味着外部供应商切入比亚迪供应链的机会。展望 2023 年,预计外部供应商供 应量大幅增加,比亚迪产业链相关公司或将受益于比亚迪的放量。
展望二、理想汽车有望实现稳定季度盈利,成为国内首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2.1、理想2023-2024年新车周期强劲
2023 年理想汽车将继续在 30 万元以上价格带细分市场持续提升市占率。2023 年 理想汽车将通过 L7/L8/L9 系列产品在 30 万元以上价格带的混动 SUV 细分市场继 续提升市占率,同时将推出高压快充车型拓展纯电市场。30 万元以上的新能源市 场竞争尚不激烈,同时理想汽车与同类产品具有较大区分度,公司凭借较强的产 品定义能力,有望在 2023 年实现 30 万辆以上的销量。目前公司常州工厂已完成 扩建,北京工厂预计 2023 年底投产,扩张的产能将支撑公司销量目标的达成。
2.2、理想汽车2023年规模放量有望实现稳定季度盈利
2023 年理想汽车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稳定盈利的新势力。2022Q2 之前理想汽车 毛利率维持在 20%左右,2022Q3 毛利的降低主要系 ONE 车型减产后相关零部件 计提减值的影响。根据公司指引,2023 年公司研发费用预计达到 100-120 亿元, 若公司 2023 年实现 30 万辆销量,有望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并带动研发费用率和 SG&A 费用率降低。因此我们预计理想汽车有望在 2023 年实现季度稳定盈利和全 年盈利转正。
从比亚迪、特斯拉复盘看,新能源车企盈利拐点对股价催化力度大。比亚迪 2020Q2-2020Q3,2021Q2-2021Q3,2022Q2-2022Q3 三轮盈利放量的时期,公司市 值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特斯拉 2020Q1-2020Q2 盈利提升时期,公司股价也受到 催化。一方面,稳定盈利本身意味着公司产品的稳定放量与公司经营状况的持续 向好,另一方面,稳定盈利也对市场信心起到支撑,护航公司股价。
展望三、新能源整车格局变化,有望形成“一超多强”新格局3.1、新玩家:2023年华为加大产品布局,小米汽车完成产能布局
2023 年,更多华为合作车型上市,小米汽车北京工厂一期将完成建设。2023 年, 更多华为合作车型将投向市场:(1)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品牌 AITO 问界将在 M5 与 M7 的基础之上,推出新产品问界 M9。(2)华为与长安和宁德时代合作品牌阿 维塔预计推出第二款产品阿维塔 12。(3)华为与埃安合作车型预计将在 2023 年 上市。小米造车预计将在 2023 年加速,小米智能汽车项目一期预计 2023 年底前 竣工,实现年化 15 万辆的产能。
3.2、新气象:极氪、埃安独立上市
传统主机厂新能源子品牌独立,埃安有望科创板上市交表,极氪赴美 IPO。吉利 汽车的电动车品牌极氪已于 2022 年 12 月 7 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 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广汽集团的电动车品牌埃安也有望在 2023H2 科创板 IPO 交表。另外,2023 年,埃安渠道变革将至营销生态 4.0,纯电 平台将升级至 GEP 平台 3.0。目前埃安 GEP2.0 平台是 2019 年推出,采用三合一 集成电驱和三元锂电池,具有较强的电动化能力。2023 年,埃安将进一步基于 GEP2.0 底盘平台与华为 CCA(计算与通信架构)合作构建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 平台GEP3.0,推出更多智能化属性较强的车型。
3.3、新格局:“一超多强”的雏形或将出现
2023 年电动智能车竞争格局或从“一超一强”走向“一超多强”。2020 年开始特 斯拉进入国内市场,2021 年开始比亚迪新车周期放量,2022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 市场形成“一超一强”格局,2022 年前 11 月比亚迪与特斯拉在新能源乘用车市 场市占率分别 28.4%和 11.5%。展望 2023 年,传统自主的新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 头部新势力的第二波强势新车周期开启,传统自主和头部新势力开始冲击 30 万的 年度销量,埃安、理想、深蓝、蔚来等车企在老车型放量的同时,2023 年均有新 车推出,成为潜在多强席位的争夺者。
展望四、自主混动继续放量,国内插电混有望达353万辆4.1、自主混动放量内在驱动力:成本控制下的燃油平价+新一代混动系统的性能提升
成本与价格:购置税减免对冲部分成本增量,自主混动相比同级别合资燃油竞品 仍有价格优势。结构上,插混车型相较纯燃油车增加大三电(电机、电驱、电池;成本增加约 2-4 万元),但在变速箱方面有所弱化(成本减少 0.5-0.8 万元),综合 成本提升约 1.5-3.2 万元。考虑当前插混车型免购置税,以 15 万元插混车型为例 测算,若按照 10%燃油车购置税,对应减免购置税金额 1.3 万元;此外同级别自 主与合资车型由于品牌溢价等因素价差普遍在 2-3 万元之间,因此自主品牌推广 混动车型,售价端相比合资燃油车依然具备价格优势。
产品力:自主新一代混动系统效率提升,相比燃油车其油耗及动力性、平顺性均 有显著提升。伴随混动技术持续迭代,当前全新一代混动技术馈电下油耗表现也 有明显改善,即使馈电工况下油耗表现依然优于纯燃油车型。新一代混动多采用 强混模式,“油+电”两套系统同时发力,使得整车动力响应更加优秀。由于混动 发动机+电机的动力输出曲线相耦合,因此相较传统燃油车车型只依靠发动机而言, 变速箱要求显著降低,无论日系混动多采用 CVT 还是国内新一代双电机 DHT 混动 采用单档或 2-3 档变速箱,平顺性均相比传统燃油车更优。
4.2、2021年开始比亚迪混动大放量,2023年其他自主混动开始放量
2021 年 PHEV 销量伴随技术突破开始爆发,比亚迪 DMI 贡献重要增量。2021 年 之前国内 PHEV 乘用车销量相对平稳,前期插混技术较为薄弱,实现的燃油经济 性表现一般。2021 年伴随以比亚迪 DMI 为代表混动平台发布,插混技术相较之 前有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方面相比燃油车更加突出,同时电池原材料等成本高 企以及芯片等物料短缺背景下,纯电车型价格有所提升。插混自 2021 年销量开始 爆发,渗透率快速提升。
撤稿申请|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metaversezj.com.cn 元宇宙之家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