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快讯 > 财经 > 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助力养老资金保值增值

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助力养老资金保值增值

2024-12-26 06:40:01来源: 中国证券报

文章导读
养老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一,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养老金融如何助力“老有所安”、养老资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备受关注。多位专家近日建议,应扩大第二支柱覆盖范围,增加 ...

  养老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一,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养老金融如何助力“老有所安”、养老资金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备受关注。多位专家近日建议,应扩大第二支柱覆盖范围,增加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推动三大支柱协同发展。在助力养老资金保值增值方面,应发挥其“耐心资本”的作用,强化投资、风控以及服务的长期性,在为客户创造长期可持续投资收益的同时,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增加养老资金储备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以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融为第三支柱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过,整体来看,三支柱发展还不平衡,第一支柱是主导,覆盖面最广;第二支柱发展相对滞后,覆盖范围有限;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

  近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侦查报告2024》显示,我国养老金融参与度高,但以传统银行存款和保险产品为主,风险相对较高的产品参与度不高。此外,养老财富储备规模有限。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提高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覆盖面,增加养老资金储备。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在试点两年多后,个人养老金制度近日正式推广至全国。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元宇宙之家消息,增加养老金储备。

  国民养老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以个人缴费为基础的养老第三支柱,将有机会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享受到制度红利,有利于提升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持续性、包容性和公平性,有助于推进个人财富的跨期配置和社会资源的跨代际配置,在更大范围分散长寿风险、增厚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还建议,打通第二、第三支柱,实现三支柱协同发展。据介绍,部分国家的第二、第三支柱已形成互联互通模式,养老资金可在不同支柱间转移,并享受税收优惠,但目前我国的第二、第三支柱之间尚未建立联动机制。建议未来可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打破资金转换壁垒,扩充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来源。

  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军辉在12月18日举办的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养老金融的逻辑基础是社会保障制度,是涉及面最广的普惠性制度安排。只有坚持以普惠金融为方向的发展道路,扩大第二支柱覆盖范围,增加第三支柱产品供给,推动三大支柱协同发展,才能共同做大养老金融蛋糕。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面对养老金融这个蓝海市场,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加速布局。以个人养老金为例,相关产品持续扩容,近日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遭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据记者统计,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超过900只,涵盖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四大类。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可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建议,优化个人养老金产品。对目录内个人养老金产品进行多种组合,结合个人养老金潜在客群需求,按风险属性、账户管理特征、投资风格、养老保障能力等多种角度对产品进行归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缓解参与人的选择困难。

  张盈华还建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智能化投顾建设,向查询的个人推送合适的收益-风险产品或产品组合,可以借鉴丹麦等国家的成功经验,为保险类产品引入延伸功能,将个人养老金与退休后的重大疾病风险产品相衔接,开发面向退休者的、兼顾多重保障功能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金融机构需要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发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保障服务。”王军辉认为,在供给端,要丰富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货架,重点关注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群体等,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加大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力度,推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收益目标、适合不同人群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需求端,要激发养老金融的社会消费需求,加强养老金融教育工作,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支持“长钱长投”

  业内人士认为,推动养老金融发展,还需要持续提升养老资金投资管理专业能力。养老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建议加大权益投资力度,“长钱长投”,促进养老资金保值增值与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华西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罗惠洲表示,今年以来,“长钱长投”支持政策频出,对中长期资金的考核标准逐渐放宽,增强了“长钱长投”的意愿和信心。在政策积极引导下,社保、保险、银行理财等资金纷纷加大权益市场投资力度。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是股票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至全国、相关制度进一步优化以及居民养老意识增强,养老资金有望成为支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的长期增量资金,通过“长钱长投”与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稳定的金融条件。

  “养老金留存于养老金账户中长达几十年,这是客户的信任,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性资产。金融机构要坚持长期主义,发挥好养老金管理机构的专业作用,实现长期资金的保值增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老有所安’。”王军辉说。

  王军辉进一步表示,应鼓励养老金差异化投资,根据持有人的年龄和风险偏好采取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对于积累期早、中期的人可提升权益投资比重,通过长周期、跨周期的配置提升养老金的回报率,而对于临近退休和领取人员,采取审慎稳健的策略。应全面落实对养老金管理人的长周期考核评价机制,真正发挥管理人的专业能力。同时,养老金管理机构还需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在客户拓展和服务方面转变思维,使客户从“因为短期收益而选择”向“因为信任而选择”转变,通过持续投教和陪伴建立信任,引导客户理性选择投资策略,从而带来长期稳定回报。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壮大耐心资本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

2 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3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

4 多家国有大行召开党委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记者 杨 洁 近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召...

5 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临近年末,部分银行加大了揽储力度。在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

6 个人养老金个税优惠政策扩至全国

财政部12月13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

7 金融监管总局:着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

12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国金融系统工...

8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 11月末M2同比增长7.1%

中国人民银行12月13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

9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在即 多家银行“秒响应”:将批量开

自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推开至全国的消息发布后,多家商业银行快速行动,相继...

10 支付牌照已累计注销94张 年内9家支付机构“离场”

日前,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店宝支付”)发布《支付业务暂停公告》(以...

1 壮大耐心资本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

2 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3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

4 多家国有大行召开党委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记者 杨 洁 近日,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召...

5 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临近年末,部分银行加大了揽储力度。在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中小银行“逆势”上调...

6 个人养老金个税优惠政策扩至全国

财政部12月13日消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

7 金融监管总局:着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

12月13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国金融系统工...

8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 11月末M2同比增长7.1%

中国人民银行12月13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

9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在即 多家银行“秒响应”:将批量开

自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推开至全国的消息发布后,多家商业银行快速行动,相继...

10 支付牌照已累计注销94张 年内9家支付机构“离场”

日前,开店宝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店宝支付”)发布《支付业务暂停公告》(以...

撤稿申请|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metaversezj.com.cn 元宇宙之家 版权所有